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2月2日,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北坡老圩开展非遗鱼灯制作民俗活动,大力营造温馨和美的节日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深走实,以真情服务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
据记载,遂溪“游鱼”最早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8年遂溪北坡“游鱼”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疫情影响,北坡镇已经3年没有开展大型传统游鱼活动,而今年正月十四十五,北坡游鱼再度回归,重现古时的神秘与浪漫。
非遗鱼灯制作活动现场,鱼灯制作老师傅为大家展示鱼灯并详细讲解制作过程,将颇有难度的鱼灯制作进行步骤分解。参加活动的群众在师傅的带领下裁剪、选色、绘画、贴鱼鳞……在老师傅的手把手指导下,大家进一步了解栩栩如生的鱼灯工艺的细腻之处,感受到非遗鱼灯制作背后的工匠精神。
除了老师傅们,在北坡老圩有着这么一批年轻人,他们热爱着传统鱼灯文化,他们手中的鱼灯虽然比不上老师傅做的那么细腻生动,却也别出心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坡游鱼文化将在这群年轻人的传承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此次非遗鱼灯制作民俗活动进一步推动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带领广大群众为共同缔造美好家园与幸福生活而不断奋斗,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