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略镇2019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新黄略而奋斗。
一、围绕项目建设,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招商选资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优质项目,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是以工业主导发展,用项目带动发展。把工业强镇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努力形成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抓工业的浓厚氛围。用工业化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以项目牵引产业,实现互动效应。倾力抓好黄略辖区内所有国家、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玉湛调整”、“湛江大道”等公路项目建设,助力黄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切实加强招商选资工作。创新招商选资工作方式。继续实行镇领导联系包干招商选资项目和项目帮办制度,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倡导引商、稳商、亲商、富商的人文理念,变管理为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突出发展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民营经济。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扶持对全镇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完善扶持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围绕依法治镇,突出塑造政府形象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依法治镇,着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一是建设法治型政府。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政府法制体系和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督查。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凡是涉及重大项目、大笔资金使用等内容的事项都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主动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引导和规范村民自治。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认真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领导跟踪落实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现政务公开常态化。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三是建设廉洁型政府。进一步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继续巩固“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严守中央八项规定,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狠抓政府系统作风建设,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塑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府新形象。
三、围绕创平安镇,突出构建和谐社会
牢固树立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发展、增强文明意识促进发展的理念,围绕创建平安镇这一目标,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和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化解矛盾力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深入排查,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工作原则,坚持“三个立足”,即立足于稳定大局,立足于调解协商,立足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建立健全群众化解社会矛盾自治机制,吸收民间力量参与,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姿态。三是继续完善防控体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大局意识,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不断完善社会管理防控体系,以“打是手段、控是目标”、打和控相结合”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创建平安黄略为着力点,把优化治安整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四是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完善涉黑涉恶线索排查机制,把扫黑除恶与惩治基层腐败结合进来,坚决打击涉黑涉恶“保护伞”,同时在镇纪委、派出所、村委会开设涉黑涉恶腐败举报信箱、电子邮箱、举报电话等,充分发挥涉黑涉恶举报的主渠道作用,拓宽监督举报渠道,认真受理有关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举报,形成对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
四、围绕民生福祉,突出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以民为本理念,把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推进惠民利民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纾解民生民困。抓好特困群众、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救助工作,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大力改善敬老院的环境条件,不断增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能力。认真落实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城乡养老保险工作。二是继续巩固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工作,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目前最重要的社会救济手段,保障民生底线,作为政府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的重大措施,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并做到资金到位,依时发放保障金,致使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全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吸收我镇教育创强工作的优秀经验,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推进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建设,强化卫生计生服务,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对乱采乱挖乱建从重从严打击。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殡改、统战和民兵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围绕精准扶贫,突出脱贫攻坚战略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我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增加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户基础条件为主攻方向,以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为重点。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注重长短结合。重点解决贫困户劳动办输出和就业问题,结合实际,不盲目超前、不提高标准、不降低质量,集中力量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不断满足村民是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二是坚持合力攻坚,聚焦精准扶贫。配齐配强镇、村扶贫办专职人员,整合各扶贫单位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为扶贫、社会扶贫工作格局,盯住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聚焦聚力解决贫困问题,做到靶向治疗、滴灌式扶贫。三是坚持因人施策,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深刻分析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落实“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实效。四是坚持统筹资源,注重点面结合。既要全面推进各项帮扶措施,提升整体效果,又要重点突破,对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户,加大帮扶力度,全面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仗。
六、围绕特色农业,突出发展农村经济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切实加强农业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积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继续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机制,高标准配置生活垃圾收运设备设施和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建设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营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二是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基地。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种养水平,稳定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继续抓好甘蔗、水稻、玉米、花生等传统优势农作物的生产,同时促进冬季北运无公害蔬菜、特色花卉、草莓等基地的发展壮大。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各类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对小型山塘、水库、沟渠、沿海堤围除险加固维修。抓好农机推广及应用,引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田高标项目,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发证登记工作,强化土地流转功能,扶持和鼓励农户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强化“三资”平台管理。继续完善“三资”交易平台监督力量,并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规范管理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保障了村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