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文明是旅游的底色,是最美的风景。为促进文明旅游,近年来,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珍爱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等文明旅游规范广泛传播,已成为众多游客的自觉行为。但也要看到,养成文明旅游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乱刻乱画、乱扔垃圾、破坏生态、无视安全底线等不文明旅游现象仍时有发生,不仅让人大跌眼镜,也大煞风景。 从一些不文明旅游现象来看,有的是游客文明素质不高造成的,而有的则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比如,因景区拥挤、排队时间过长等因素,游客易产生负面情绪和不当行为,也有的是因为对目的地文化缺少了解,或者软硬件配套不足、服务质量不佳导致的。正因如此,治理不文明旅游问题,改变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还需通过“多向奔赴”,推进形成文明旅游共识。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门就推进文明旅游作出部署,提出“整治旅游中的顽疾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用简明话语向人们发出倡议,“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整治顽疾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强化游客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更好推进文明旅游,既要靠教育引导,也要靠惩戒约束。首先,文旅行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今年4月1日起,新版国家标准《导游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导游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游客体验。每个旅游从业人员都应恪守职业道德,履行服务承诺,加强文明提示。每个旅游景区都应通过积极发布旅游相关信息、做好文明疏导、提升服务质量来强化正面引导。 其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文明旅游管理措施。推进酒店、民宿、停车场所、数字服务、消费维权等软硬件配套设施,持续整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倒逼旅游经营单位恪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文明待客。不断完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尺度、范围、时限以及失信修复机制,用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及时披露各种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每一个游客都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以更高标准践行文明旅游要求,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只有多方合力、多向奔赴,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文明旅游的氛围,才能让文明旅游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文明网评员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