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制度保障,新时代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不断化解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重大风险所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通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可以形成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可以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其发展潜能,实现经济社会又稳又快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解放和发展潜在生产力,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完善各类经济主体良性竞争的制度体系;完善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的制度体系;完善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制度体系;完善全面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的制度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我国所有制的本质和特征规定的,也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利益分配上的实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采取科学的分配方式,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制度优势,从而更好地推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新时代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机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保障和提高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不断完善以多种手段调节并缩小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的体制机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种经济运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所决定的,同时又是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一种实现方式。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作出的重大创新,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彰显了巨大优势,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活力,尤其是要不断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构建中国特色推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是我国在新科技革命浪潮到来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为此,新时代亟须不断完善支撑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的制度。此外,还要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最大限度鼓励创新。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开放国内市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商品和要素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有序自由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了空间。当前,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也相应需要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势在必行。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者:林木西、姚晓林,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