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无障碍阅读

数字政府|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

  • |
  • |
作者: | 来源:南方网 | 时间:2022-09-05 18:31:33 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全省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的首项任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有力支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构建起数字政府“12345+N”的工作业务体系,牵头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形成整体联动的数字化治理新格局有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出数字政府应有作用。

  【序】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12345+N”工作业务体系

  为更好推动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总结近五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梳理提炼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12345+N”工作业务体系。内容如下:

  “12345+N”工作业务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整体政府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明确了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进入2.0阶段的战略性、基础性任务。具体内容为:

  “1”:牵头一个要素市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围绕《广东省政务服务条例》《广东省数据条例》两部基础法规编制,完善构建数字政府制度体系。

  “3”:三大支撑体系。建成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省政务服务数据事务中心和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

  “4”:瞄准四个主攻方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和数据资源“一网共享”。

  “5”:突出五大产研带动。培育形成信创产业联盟、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数据发展联盟、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和省电子政务协会。

  “N”:系列标志性成果。持续打造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粤省心、粤智助、粤优行、粤治慧、粤公平等“粤系列”平台,以及数字财政、智慧水利、数字住建、智慧医院、智慧消防等一大批数字政府创新成果。

  “12345+N”工作业务体系

  一、发挥数据要素总牵头作用,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广东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力打造“理念先进、制度完备、模式创新、高质安全”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区。

  广东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数据要素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流通规范有序、配置高效公平,通过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总体思路概括为“1+2+3+X”,“1”是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完善法规政策,优化制度供给,保障市场的统一开放。“2”是构建两级数据要素市场结构,激发各类供需主体活力,促进市场有序竞争。“3”是推动数据新型基础设施、数据运营机构、数据交易场所三大枢纽建设,打通供需渠道,保障数据要素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畅通。“X”是推进各个领域场景数据要素赋能,释放数据生产力潜能。

  (一)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制度标准体系。

  1.健全公共数据法规制度保障。

  出台《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省政府令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其配套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加快制定《广东省数据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确保数据规范管理。

  《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广东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公共数据管理的政府规章

  《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于2021年10月印发,并于2021年11月25日正式实施,进一步规范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利用,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助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广东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公共数据管理的政府规章,《办法》有诸多制度创新,包括国内首次明确将公共服务供给方数据纳入公共数据范畴、首次在省级立法层面真正落实“一数一源”、首次明确数据交易标的等。

  定义上,针对长期以来公共数据范围不清晰的现状,《办法》指出,“公共数据,是指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电子或者非电子形式对信息的记录”。这是国内首次明确将“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数据,纳入公共数据的范畴。

  管理上,“一数一源”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共享基础数据的基本原则,目的是保障每一条基础数据有且只有一个法定采集机关,该机关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办法》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所设定的权限,逐一梳理了自然人基础数据、法人和非法人基础数据、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的采集、核准与提供主体的权力与责任。

  应用,《办法》首次明确数据交易的标的是通过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咨询服务、数据加工、数据分析等创新创业活动产生的数据产品或者数据服务。还在省级层面首次确立数据主体授权第三方使用的机制,规定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敏感数据或者相应证照经数据主体授权同意后,可以提供给被授权的第三方使用”。

  数据主体权益上,《办法》对数据使用权、数据安全、数据授权、争议解决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并细化了公共数据处理各阶段各环节的数据安全责任,确立了政府对数据交易的监管职责

  2.建立数据要素标准体系。

  系统化构建起涵盖基础标准、数据汇聚标准、数据资产化标准、数据流通标准、数据安全标准、场景应用标准等6个一级分类的数据要素标准体系框架,并规划制定广东省数据要素标准体系路线图。

  (二)创新构建两级数据要素市场

  1.构建以行政机制主导的一级市场

  1)数据资源总量和共享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完成省市一体化“一网共享”平台建设,包括省级节点和21个地市分节点布局,实现门户统一、目录统一、需求统一、数据统一、服务统一,完成对公共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建设省视频和感知数据共享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视频图像、感知数据资源以及证照数据汇聚。截至20228月底,累计发布数据资源目录4.16万个,支撑1630个部门1219个系统用数需求,数据调用量达627亿次。通过“开放广东”平台向社会开放2.55万个公共数据集和220余个数据服务接口,涵盖生态环境、经济建设、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个主题领域。

  2)全国率先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

  探索完善公共数据管理组织体系,优化数据管理队伍建设,强化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在全国首创首席数据官制度,选择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等13个省有关部门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11个地级以上市开展试点。目前正进行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评估总结工作,梳理总结首席数据官试点的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并从组织架构、工作抓手、职能职责等方面完善首席数据官工作体系,组织全省各部门和21个地市开展全面推广。

  3)发布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

  创新公共数据资产化应用,广东前瞻创新地提出“以凭证承载资产、以凭证声明权益、以凭证治理数据、以凭证保障合规”的数据资产凭证解决方案。202110月发布全国首张应用在企业信贷场景的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作为数据要素流通载体,支持企业使用用电数据来申请融资贷款。搭建数据资产管理运营平台,形成登记凭证、授权凭证、流通凭证等组成的数据资产凭证体系。目前,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已在公共交通服务、跨境信贷、企业港澳商务签注备案审批、气象灾害财产保险、环境保护税征管和个人信贷等场景中试点应用。累计签发资产凭证2.23万张,强化了数据流通全过程管理,为公共数据资产化应用奠定基础。

  发布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

  4探索数字空间创新应用。

  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创新推出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提供数据携带、授权、存证、溯源服务,为个人和法人用数提供更快捷的路径。在粤省事APP上线的个人数字空间,汇聚94种个人常用证照和34项常用数据,同时上线北京、贵州、江西、河南、福建、海南6省电子证照专区,支撑跨省通办,目前在政务服务、金融、通信等领域开展试点,截至20228月底累计授权用证已达655万次。粤商通APP上线的法人数字空间,汇聚22种企业常用证照和37项常用数据,促进各级部门和市场主体合规、便捷地利用政务数据,全方位支撑政务服务和生产经营活动。

  5)创新公共数据开发运营模式。

  加快建设广东省公共数据运营机构,为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制度,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试点工作指引(试行)》,开展公共数据资产登记试点。20228月9日,佛山市率先发布全省首批登记的公共数据资产,佛山市国企顺科智汇获取多个部门的数据授权,经脱敏脱密形成6个数据产品,完成审核、公示等必要程序并进行登记。6个公共数据资产分别应用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高科技、工程、安全生产、气象等六大场景。

  8月9日,佛山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全流程改革发布会。会上,为顺科智汇公司颁发全省首批《公共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6)完善公共数据开放超市。

  优化“开放广东”功能,按场景、主题、部门分类提供导航功能,方便用户在像电商购物一样按需选数,目前已开放数据集27452个,共计4334亿条,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同时依托粤省事提供移动端数据开放服务。

  7)探索建设隐私计算平台。

  依托“一网共享”平台初步形成“1+1+N”的建设思路,即“1”个自建隐私计算管理平台、纳管“1”个自建和N”个社会侧计算组件,支撑我省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新模式,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

  8)创新空间地理数据应用。

  全面打通地市空间数据资源协同共享,筑牢基座,构建“1平台+21节点+支撑N应用”服务模式,打造统一的疫情防疫要素“一张图”工具,提供权威统一的政务防疫地图工具,辅助政务部门开展常态化防疫保障工作更好发挥空间服务技术在广东省疫情防控上的支撑能力

  2.构建以市场为主的数据交易二级市场

  1打造新型数据交易所。

  按照“省市共建、广佛协同”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广东省数字经济优势,汇聚各方面优质资源,加快建设广东省级数据交易所。融合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打造新型数据交易所。采用“一所多基地多平台”体系架构建设运营其中“一所”为广东数据交易所,是广东数据要素二级市场的核心枢纽;“多基地”为区域性数据交易基地;“多平台”为围绕数据交易服务、数据资产管理及增值、数据应用服务、金融工具及衍生、数据创业企业孵化等业务打造的系列平台。

  2)全国首推数据经纪人。

  积极探索设立社会性数据经纪机构,开展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中介服务,由其整合产业链业务场景,促进数据产品、服务流通。广东率先推出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名单,选择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广州金控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唯品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及电力、电商、金融重点领域龙头企业,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发挥其生态协同、数据运营、技术创新等优势,形成59个应用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金融征信、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数据产品。首批数据经纪人于2022810日实现“持牌上岗”。

  8月10日,广州市海珠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发布会暨首批“数据经纪人”授牌仪式

  3)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

  在广州市海珠区、深圳市南山区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完成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为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基础。

  4成立广东数据发展联盟。

  发挥广东数据发展联盟供需对接和政企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依托联盟开展供需对接、产业合作、行业交流、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贯彻推广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拓展应用场景。联盟自今年513日挂牌成立,三个月已吸纳78家成员单位,开展“数字空间”研讨会和隐私计算技术交流会,并依托专委会,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开展5次行业研讨活动。

  (三)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责任体系。

  1.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规定》等。

  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数源单位与数据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边界。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规定》与《广东省公共数据脱敏规范》,推动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2.建立安全技术管控体系。

  建立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管控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风险自查、应急保障和攻防实战。成功完成“粤盾-2022”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作为广东省连续第三年举办全省范围的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对提高全省数据和网络安全监测、防护和应急能力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围绕两部基础法规编制,完善数字政府制度体系

  《广东省数据条例》目前已完成立法调研。编制《广东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广东省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正在按程序报批。组织专家团队加快《广东省政务服务条例》起草和《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印发《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3年)》,探索建立联创实验室,全方位提升政务外网支撑能力。持续完善数字政府标准规范体系,印发广东数字政府标准规范目录,建设数字政府标准信息平台,试运行版本将于下半年上线。主动谋划申报数字政府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充分用好省数字政府标委会专家支撑作用,加快出台数字政府地方标准和工程标准。

  三、强化三大机构支撑,提升数字政府建设运营能力

  (一)省政数据事务中心业务实现良好开局。

  2022331日,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事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下设专业化服务保障的事业单位,重点承担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公共资源交易事务、数字政府核心网络和系统运维等支撑保障工作。这是促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数字政府改革的重要一步。

  中心挂牌成立后,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培训和跟班学习,队伍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逐步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粤省心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运营、项目立项审批、云网基础平台管理等工作发挥出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认真转变作风,狠抓整改,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质量全国排名在短期内有了明显提升。

  省政务服务数据事务中心成立

  (二)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机制进一步优化。

  2017年,广东创新建立“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运营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的技术和服务优势,组建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承担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职责。2022330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加挂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的牌子。

  今年以来,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坚持建设运营中心定位,全力保障数字政府基础平台、疫情防控系统等安全平稳运行。积极开展运营机制创新,组建“数字住建”建设运营中心,成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公司,为省市数字政府建设协同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加快融入CEC集团,进一步整合集团资源抓好信创、PKS、数字要素市场化等各项工作,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能力提升明显。

  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揭牌

  (三)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扎实开展研究工作。

  2018年6月30日,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成立。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推动中国特色数字政府改革发展为己任,以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建设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平的数字政府新型智库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研究院围绕数字政府建设中的焦点、重点、难点问题,为各级政府数字政府改革提供方案咨询、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动方案等咨询服务,并通过发布“数字政府建设峰会、博览会及一网统管理论研究报告”等一批有影响的重要成果,组织举办“数字政府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端学术研讨与交流形式,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优路径,共同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聚焦四大业务主攻方向,推进全面数字化发展

  (一)完善泛在普惠的“一网通办”体系,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编制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和流程优化。

  1.拓展“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

  以企业群众迫切需求为切入口,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原则, 解决企业群众“办事慢”“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突出问题,广东紧紧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 周期,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切实把“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工作与提升全省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

  截至2022年8月底,广东政务服务网已上线10954个“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涵盖出生、学习、就业创业、企业开办、经营、注销等重点领域,其中可网办的超1万个,网办率超94%,“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出生一件事”“身后一件事”等已上线粤省事、粤商通,实现指尖办;提供场景式导办超5500个,导办率达50%;实现办理材料免提交的超8500个,免提交率超78%,大大提高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1.png

  “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

  2.开展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部署要求,东莞作为全省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快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改革,村级证明事项已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和“零跑动”办理。

  6月27日,东莞市首张村级标准化电子证明(阶梯水费办理证明)在黄江镇诞生,用时仅30分钟。目前,东莞市公布清理村级证明52项,保留第一批村级证明11项,实现村级证明“在省事项系统统一管理,在广东政务服务网统一展示,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办理”,从根本上改变基层证明杂乱无序、不便管理的现状。

  3.不断拓宽“跨省通办”业务范围

  (1)统筹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

  印发《泛珠三角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协调机制》,先后组织召开泛珠2022年跨省通办工作交流会和第二次联席会议,泛珠跨省通办合作进一步深化。印发《广东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工作方案》,全面建立省级统筹工作机制,依托国家平台跨省通办支撑系统,搭建跨省通办数字化支撑平台,推动“跨域通办”集约式发展。与澳门特区政府行政公职局共同起草《粤澳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备忘录》,粤澳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在政府层面合作取得了新突破。今年8月,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签署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广东与新疆两省区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共同探索全面数字化发展新路径,推动双方共赢发展。

2.png

  “跨省通办”数字化支撑平台关系图

  (2)上线泛珠跨域通办服务专区

  今年以来,广东着力深化泛珠三角区域“跨省通办”合作,创新开展与港澳地区政务服务的“跨境通办”。4月,《泛珠三角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印发,加快打造全国区域性政务服务合作示范标杆。

  7月24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电子政务分论坛上,泛珠跨域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作为泛珠三角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的重要成果,专区上线将为泛珠内地九省区及港澳地区的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域办事服务。广东还积极推进内地政务服务在港澳地区“跨境通办”。此次泛珠跨域通办服务专区全新上线,为企业群众提供超1000项高频事项,涵盖异地就医、社保、结婚、生育、户口迁移、不动产抵押、企业准入准营等高频领域。

  泛珠跨域通办服务专区

  泛珠跨域通办服务专区集成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泛珠跨域通办事项管理中枢和广东省“跨域通办”支撑系统三大数字政府平台能力,通过统一事项标准、统一平台支撑,突破性解决了跨省通办线下代收代办效率问题,实现线下代收代办和线上一网通办的深度融合。

  泛珠跨域通办服务专区一方面丰富强化了跨省业务全程在线办理的事项类型和体验,重点推出场景式线上导办,办事人只需要简单输入想要办理的服务,系统便可精准为其推荐目标服务的线上入口,实现了泛珠通办的“一个总入口,一网全流程,一次全办完”。在全国率先突破性地解决了线下异地办事的难题,特别是针对各省之间事项名称不统一、办理标准不统一、线下窗口代收代办落地难等问题,广东省创新建成了泛珠跨域通办事项管理中枢,已汇聚各省区事项数据超65万条,可为各省区“跨省通办”窗口人员提供实时、统一、权威的办件标准查询服务,方便窗口工作人员“照单”快速代收“异地办件”。目前,泛珠各省区正在推动各省区事项名称、办理条件一致,年底前可实现全域30项高频事项异地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

  4.推出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视频办”服务专区

  2022年8月26日,广东政务服务网“视频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作为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视频办”服务专区,可为企业群众提供办事咨询、网办辅导、业务受理全流程服务,创新性地将线下优质服务资源送到企业群众身边,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创领企业群众办事全新体验。目前,广州、珠海、东莞、江门、肇庆、清远、云浮等7个试点地市已累计上线“视频办”服务超过760余项,涵盖企业经营、助老助残、疫情防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房产公积金、公共服务等各类服务主题。

  “视频办”平台立足“泛在可及、数字普惠”,提供专业化咨询导办、手把手在线辅办、面对面专属快办和心连心创新暖办等一系列特色服务:

  平台配备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进行视频辅导,同时支持语音、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让咨询辅导服务体验更立体、更直接、更有效,实现先咨询后办理,再也不用跑冤枉路。

  平台支持电脑端、手机端等多终端实时交互,客服人员可通过屏幕共享、文件传递、实时文字对话等功能,向办事人员演示线上办事流程,实现线上申报精准辅导,有效解决企业群众线下心理依赖、网上操作不熟悉、不熟练的问题,无论身在何处,均可轻松享受一对一线下窗口服务。

  广东政务服务网“视频办专区”

  基于“视频办”强大的后台管理能力,将线上事项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科学匹配调度各类服务资源,推动群众申办端、前台受理端和后台审批端多方协同、高效并行。

  平台集成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基础能力,实现一键上传、后台比对、高效办理,客服人员可现场核验、远程收件,大幅减少企业经营者跑动成本和沟通成本,更好服务“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

  基层可依托“视频办”快速搭建直播宣传、执法监督、营商环境、网络问政、应急心理辅导、助老助残等新型服务互动载体,使现有“网上办”模式迭代出不依赖专用设备和场地,有效打破地域和时空对政务服务的限制,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3.jpg

  视频办”专区工作人员

  (二)深化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推进粤治慧平台部署和地市接入,基本实现省域治理重点场景的“可感、可视”。初步完成经济分析研判系统建设和经济运行数据汇聚,为省经济形势研判会提供数字化支撑。建设政务服务数据管理专题,上线“粤系列”平台、政务服务网、项目统筹等专题的中屏和小屏。会同省委政法委,以事项标准化为突破口,在广州、深圳、佛山、汕尾、东莞、江门等6市开展“一网统管”协同共治试点。在广州、深圳等7市以及省生态环境、林业、消防等部门开展“一网统管”物联感知应用场景试点,探索构建物联感知体系。

  “一网统管”界面

  粤治慧 移动端

  依托“一网统管”工作体系,推动“粤治慧”移动端建设,目前在地市方面,已完成广州、深圳、佛山、惠州、汕尾、中山、江门、茂名、肇庆、梅州、云浮等11个地市移动端对接,在省级专题方面,已完成水利、生态环保、基层社会治理、消防救援、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应急指挥、公共资源交易、政务服务数据管理、气象服务、农业农村、退役军人等12个省级专题移动端对接。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移动端建设和对接,推动实现数据整合共享、应用融合互通,提升“一网统管”数字化管理水平。

4.jpg

  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粤治慧展示区

  (三)提升数据资源“一网共享”能力,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打造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和公共数据开放超市,让各地各部门用数更加便捷。省“一网共享”平台累计发布数据资源目录3.65万个,为1567个政务部门的1144个业务系统提供563.6亿次共享数据调用服务。

  构建面向场景的数据服务,梳理出一网通办、疫情防控、社会应用等5个领域35个应用场景526个案例,建立数据、场景双向关联。在开放广东平台上线公共数据开放超市,按场景、主题、部门分类提供导航功能,方便用户按需用数。

  研究建设省级隐私计算和数据资产管理运营平台,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搭建数据资产凭证闭环体系。

  (四)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提高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

  1.强化“粤政易”平台内门户建设。

  平台已基本覆盖全省五级公职人员,开通用户超241.6万,日均活跃人数超160万,日均发送消息超过1200万条。结合防疫需要及时上线特色应用,支撑各级政府部门疫情防控在线实时通讯和工作调度目前已接入各部门业务系统以及业务应用1100多项,加快完善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建设。

  粤政易工作台

  2.助力基层减负。

  建设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数字政府填表报数系统,试点地区表格数量压减40%以上、数据项压减近80%、填报工作量压减60%以上。在佛山等地市进行试点,梳理各级部门事项清单和业务流程,探索部门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

  以五大产业联盟培育为突破口,推动数字政府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2022年以来,先后指导组建了广东数据发展联盟、南方数据服务联盟、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盟等行业联盟。指导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信创产业联盟等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优势,抓紧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产业交流合作,数字政府政产协同机制基本形成。各产业联盟对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创新标志性成果,持续提升“粤系列”平台服务能力

  (一)规划建设“粤基座”平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加强。

  按照“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的思路,规划建设一网多平面承载的新型政务外网、一云多芯异构同步的新型政务云平台,全省一盘棋打造“粤基座”,提高基础设施的健壮性。印发《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3年)》,筹建粤基座数字政府联创中心,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联创中心于8月31日正式揭牌。

  1.规划建设“粤基座”平台

  根据我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部署,为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我省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满足各厅局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构建集政务云、网、公共支撑平台等基础设施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管理平台(“粤基座”平台),推动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集约化、均衡化发展

  (1)“粤基座”基本情况介绍

  按照“全省一盘棋”统筹管理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全省基础设施资源的集中监控与管理。对省级单位及基础设施及粤东西北地市,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在省级及粤东西北地市的统一管理与资源调度;对珠三角地市基础设施资源,先实现在省级平台统一展示,逐步推动实现与省级平台的资源互通。

  “粤基座平台集成政务云管理平台、政务外网管理平台、ITSM服务支撑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电子印章管理平台等多个管理平台。支持省里及欠发达地市服务内容统一、资源申请使用统一、用户使用界面统一、运营运维管理统一,提供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政务外网、公共支撑等基础设施资源线上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可视化监控、告警信息实时预报等功能。

  (2)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政务云按照“1+N+M”的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规划,实现“全省一片云”。建设“两地四中心”的省级政务云平台,统筹建设粤东西北地区14个地市政务云,全省各级单位提供IaaS、PaaS、SaaS、备份、软件、安全加密、运营和迁移等七大类150余项服务,建设规模全国领先。

  政务云上线后实现7×24小时运营运维,通过服务台、服务支撑平台实现政务云精细化管理,响应厅局用户需求,规范运营运维工作,提高云资源使用效率。目前服务支撑平台已实现省级管理,未覆盖全省。

  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构建特色管理、业务、服务3个“1+N”网络运作架构,提供网络接入服务、核心骨干网服务、运行支撑服务三大类40余项服务,通过省级电子政务外网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运营,实现省-市-县(区)-镇(街)四级全覆盖。

  共性支撑能力包括已建的统一认证、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待建的区块链、人工智能、OFD、5G消息等服务。截至目前,我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注册账号超2.11亿,接入政务系统1311个,累计提供认证服务超90亿次;公众用户电子签名746.6万次电子印章已覆盖了全省21个地市、60余个省直单位,为全省1000余个系统提供应用支撑。

  “1+N+M”建设布局

  (二)发布粤省事App版本,持续完善平台建设。

  粤省事平台由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主管、数字广东公司建设运营,2018年5月上线以来,依托微信小程序即开即用、群众触达面广的优势快速迭代,粤省事平台累计实名用户数已实现超1.74亿注册用户,接入近25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及97种个人电子证照,日均访问量3.0亿,日均访问人数3753万,成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一张名片。

  2022年5月13日,粤省事正式发布App版本,这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进入2.0建设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我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顺应全面数字化发展新形势需要,不断提升广东政务服务效能的关键举措。截至8月28日,粤省事App累计安装设备数达1450万。

  1.App和小程序并行,优势互补各有侧重

  粤省事App着眼移动政务服务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依托广东数字政府建设强大的基础支撑和拓展能力,粤省事App支持各地各部门现有政务服务一次开发、多终端复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消息主动推送、视频展示等功能,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提供更多主动智能的体验和内容,让政务服务“找得到、看得懂、办得成”。

  粤省事App上线后将与小程序并行,通过服务渠道和能力优势互补,更好满足用户群体多样化需求。原有小程序渠道建设不会弱化,侧重于提供轻量级民生服务应用。App则更加多元,支持接入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应用,重点在功能和场景拓展上下功夫,提供更全面的移动政务服务。此外,粤省事App自动同步微信小程序的用户信息,下载使用时不需要重新注册,免去了很多认证和核验手续。

  2.上线“团体码”“一键亮码”等功能,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企业等机构为及时掌握管理对象健康状态,通常要求每日上报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最新信息,给基层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带来压力。粤省事App创新推出“团体码”功能,依托省政务大数据中心赋能,后台自动关联个人防疫最新信息。用户只需加入团体码,一次认证后管理员即可随时查看全体成员健康码、核酸、疫苗等最新信息。用户再也不需要每天多次上传截图,极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等群体的压力。随后,粤省事App对“团体码”服务进行升级,在健康信息免填报、自动推基础上,新增“设置团体防疫要求”“一键发送健康提醒”等功能,让团体防疫“指尖管”服务更易用、更便捷。

  同时,粤省事App开发出“一键亮码”功能,在手机桌面直接长按粤省事图标即可快速亮码、扫码,提升了日常核验效率。推出核酸检测点“一键直达”功能,群众可在线查询核酸检测机构信息,直接启动导航服务。

  粤省事App团体码

  3.打造“个人数字空间”,开启便捷安全数字生活

  “个人数字空间”作为今年广东数字政府重点建设任务率先在粤省事App上线。“个人数字空间”空间汇聚94种个人常用证照和34项常用数据,为个人数据授权使用探索出一条更稳定、更方便的实施路径。同时上线北京、贵州、江西、河南、福建、海南6省电子证照专区,有力支撑跨省通办。目前正在政务服务、金融、通信等领域开展试点,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赋能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授权用证已达655万次。

  过去,群众授权政府部门或企业使用数据,往往采用签书面协议、提供纸质材料等传统方式。现在,“个人数字空间”能够更方便实现“个人授权、全程溯源”。登录后,用户通过出示粤省事码等形式,授权对方使用自己的特定数据。在此过程中,数据使用方、使用事由等信息,将通过省政数局的“数据资产凭证”生成不可篡改的记录,全过程留痕、可溯源。

  粤省事App依托广东省统一认证平台可信身份认证技术,采取数据全程加密传输、加密存储、数据安全审计等多项最高等级安全防护措施,按最小化原则严格限制数据访问,通过全链路安全防御切实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让群众用得更踏实,更放心。

5.jpg

  个人数字空间

  4.优化升级“拳头”应用,让群众畅享移动服务便利

  粤省事App对广受群众欢迎的应用进行了优化升级,加入更多技术含量高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去年推出的粤省事码,经不断拓展和完善,界面更美观,支持群众快速亮码、扫码亮证、一键授权、一码办事。截至8月底,已应用于政务服务大厅、酒店、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36个应用场景,累计领码人数6783.1万,访问量3.61亿

6.jpg

  粤省事码

  粤省事App在小程序“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基础上,进一步升级,首页可一键转换“关怀版”,便捷办理养老主题服务,一键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语音搜索升级支持24种方言,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更容易。

  粤省事App紧贴国家战略规划,与省内多家银行联合打造“数字人民币”特色专题,包含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指引、使用指引、资讯动态等内容。目前已在我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市上线使用。后续将推出更多相关应用,助力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相关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三)粤商通“数智化”支撑防疫工作和稳经济政策落地。

  820日,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迎来上线三周年。作为广东数字政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标志性成果,三年来,粤商通以“汇粤商、通政企”为出发点,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探索涉企服务移动化、便捷化、智能化。目前,已实现2873项涉企服务“指尖办”,集成电子证照1333类,用户在全省1850个办事大厅均可扫“粤商码”免证办事。平台累计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1263万,基本覆盖全省活跃市场主体,总业务办理量突破2514万件,访问量达15.86亿次,月活跃用户数超200万,越来越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带来的数字红利。

  粤商通App

  今年以来,广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通过粤商通聚焦重点,靶向发力,主动服务,多措并举,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纾困解难。

  1.有呼必应建立诉求响应管理闭环

  今年初,省内几市突发疫情。为确保疫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东聚焦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防控区域内市场主体复产、物流和仓储运营等实际困难,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挥数字政府平台集约化支撑优势,省政数局会同省工信厅在粤商通上快速搭建“三区”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平台。用户登录粤商通填写生产货运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即可向政府提交诉求。

  为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省政数局牵头在“三区”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平台和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基础上整合升级,于6月底推出广东省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与粤省心12345热线联通,为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及时办”的诉求响应服务,诉求从提交、分办到监督通报,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据统计,诉求响应平台接收企业诉求工单累计29.9万件,办结满意率96.82%,有力推动精准助企纾困。

  粤商通还推出广东省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与处理功能,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收款难、收款慢等问题。打造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推动中小企业账款回笼提速,强化企业权益保障。截至目前,粤商通已收集追款诉求360余条,推动达成还款协议3689万元。

  2.掌上助企 集约化服务全力减轻主体防疫压力

  为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企业疫情防控,今年4月,粤商通在原有“企业员工健康上报”功能基础上升级上线“防疫助手”,在员工授权查看个人健康信息基础上,每日自动统计员工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记录。员工出现红黄码时,系统将自动提醒管理员,提高企业防疫管理效率,确保生产经营有序稳定。目前,超12万家企业使用粤商通“防疫助手”进行员工健康管理。

  粤商通还开通专栏,向第三方冷库、自营自用冷库、冷藏冷冻食品货主提供冷藏冷冻食品出入库、台账、存货卡等服务,高效支撑冷藏冷冻食品疫情防控。今年4月,粤商通推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服务,运输货物进出涉疫地区的市场主体可在线申领、在线出示通行证,目前已核发电子通行证1.1万多张,帮助涉疫地区解决货物运输难题,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据广州东升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天都要向全国运送蔬菜,疫情期间时常为办理通行证焦头烂额。“429日,我们通过粤商通提交申请,仅用15分钟就领到了《广东省农业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以后不愁农资运不出去了!”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粤商通加快与各涉企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对接融合,深度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不见面”办理企业开办、简易注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等服务便利度。

  2.金融纾困 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

  今年上半年,留抵退税、减免“六税两费”、缓缴社保和公积金、返还失业保险费等一系列纾困政策措施密集落地。广东迅速梳理相关领域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粤商通,将政策查阅与服务办理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对接“粤企政策通”和“粤财扶助”平台,粤商通汇聚各级行业政策、权威解读和奖补申报项目,打造政策精准推送、企业在线申领、进度实时查询的“直达快享”模式,推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地,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目前,全省已开放申报涉企补贴项目1161项,惠及企业超22.7万家。

  粤商通App“粤财扶助”界面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粤商通与“粤信融”、“中小融”等融资平台和省内数百家金融机构对接,为用户“量身”推荐信贷产品,提供申报服务,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流向受疫情影响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883家,发布金融产品1504款,接收企业贷款申请6.3万次,推动实现融资金额达278.9亿元。粤商通开放首贷贴息入口,中小微企业通过粤商通首次申请贷款可申领不高于1%的贴息补助。20224月至6月贴息开放期间,累计申请贷款金额超过262亿,获批首贷金额超过66亿。

  3.激发活力 深挖数据要素赋能企业发展

  随着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粤商通乘着数据要素发展“东风”,推动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在企业信贷场景的应用,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市场主体用户可通过粤商通授权金融机构,从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获取相关数据,开具数据资产凭证。金融机构可基于该数据凭证进行企业画像、信用额度审核、贷款利率核定以及贷后风控监管,将企业良好信用转化为融资“筹码”,加速贷款申请审批。10月,粤商通与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电费贷”服务,开出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迈出数据要素规范有序流通、高效公平配置的关键一步,加快推动了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

  今年6月,粤商通上线“法人数字空间”,汇聚22项企业项常用证照和37项常用数据。企业经办人获得法定代表人或管理员授权后,出示“粤商码”即可使用企业数据,减少填报和提交证明资料的流程。授权用数过程将生成不可篡改的“数据授权记录”,实现全过程留痕和溯源,切实保障用户和企业数据安全,为企业数据授权使用探索出一条更稳定、更方便的实施路径。依托“法人数字空间”还能便捷获取数字化增值服务,通过数据赋能资本、人力等要素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法人数字空间

  扫“粤商码”免证办事

  4.招商引资 助推企业供需对接与市场开拓

  粤商通积极对接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粤公平”向用户提供全省采购公告查看、项目报名、中标通知书领取、电子保函办理、服务评价等服务。交易信息覆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国企采购、容积率、出租营运牌照、三旧改造等20余类,实现交易信息“一网尽览”,交易服务“指尖可办”。目前,公共资源交易专区访问量超13万。

  粤商通还联合广东省贸促会推出“全球商机资讯栏目”,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栏目上线至今,已发布17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个精选商机项目,累计访问量约50万次,促成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与广东省企业多宗大型设备采购项目的成交落地。

  工作人员介绍“全球商机”功能

  (四)“小切口”解决“大民生”,提升粤省心平台服务能力。

  2021628日,“粤省心”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上线,推动省市两级12345热线协同发展,经过一年的发展,“粤省心”平台快速成长、成熟,在助力我省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各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以来,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共服务企业群众诉求3600.96万件,日均受理15.07万件,同比增长19.65%,服务满意率99.14%

  粤省心平台

  1.全力应对抗疫大考

  “粤省心”平台畅通涉疫诉求反馈渠道,高效解答转派企业群众各类涉疫诉求,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全省12345热线受理各类涉疫相关诉求640.72万件,诉求主要以咨询类为主,占比75.26%,主要咨询疫情防控政策、疫苗接种的预约、健康码转码等问题。平台积极配合粤康码自助申诉工作,累计解决粤康码红黄码诉求88.40万次,日均业务量高达8419件,为10万多人及时解决红黄码转码带来的出行不便等问题。疫情期间,广州12345热线全力协助广州市政府完成疫情流调外呼工作,成立由114人组成的疫情外呼工作突击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资源配备和人员培训,并在四小时内完成超5000人外呼任务。深圳12345热线封闭办公保障热线服务“不断线”,在约三分之一员工因出行受限无法正 常返岗的情况下,启动封闭办公模式,不进不出,驻扎热线现场9天,并结合居家远程办公模式,保障疫情专线接通率近100%。湛江12345热线快速集结支援力量,建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24小时领导班子带班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实时指挥调度,及时协调处理疫情防控热点难点问题。

  2.倾情服务惠企利民

  “粤省心”平台持续服务惠企暖企,积极融合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等诉求入口,充分发挥工单快速转办及诉求办理全流程闭环管理的平台优势,持续响应各类市场主体诉求。配合涉疫“三区”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平台工作,督办办结涉疫“三区”产业链供应链平台诉求工单920件,办结率100%,支撑解决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防控区域内市场主体复产、物流和仓储运营等实际困难;配合“广东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升级工作,向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及时办”的诉求响应服务。

  3.平台作用持续增强

  “粤省心”平台作为全省政务服务“总客服”、协同联动“总枢纽”、社情民意“总参谋”,持续关注民生诉求,从“小切口”解决“大民生”。目前,全省12345热线共计话务座席2827个,话务团队近4000人。智能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客服占比48.15%、智能派单占比58.27%、智能回访占比100%,有效节约人力投入,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粤省心PC端界面

  4.规范全省12345热线运行管理

  20226月,《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对全省12345热线进行统一运行管理,全面推行限时办理、首接负责制等制度。建立健全对企业群众诉求高效办理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群众诉求办理效率和满意度。初步构建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及各类专报等形式的数据研判机制,强化AI数据分析,做好热线平台数据研判分析,提高社情民意、企业诉求“弱信号”发现能力,辅助政府科学决策,实现民生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五)拓展“粤智助”全省应用覆盖。

  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补齐农村地区政务服务短板,构建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广东省政府于2021年启动“粤智助”全省行政村全覆盖专项行动,由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集中建设统一的自助服务平台,并联合省农信联社在全省所有行政村投放“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粤智助”主要面向基层群众,特别关注不会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办事不求人”,是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百米”的重要平台。

  “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是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其中,“部署超2万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在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是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截至20228月底,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接入自助终端4.18万台,其中政府服务自助机2.46万余台,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服务群众总人数1491万人,总业务量3762万笔,近期日均业务量9.6万笔。

  群众使用”粤智助“就近自助办理服务

  1.群众通过“粤智助”可办理273个服务事项

  目前,“粤智助”包含公安、司法、人社、医保、民政、税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30多个部门的273个服务事项,重点保障社保卡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金资格认证、免费打印身份证复印件、网上看病、打印粤康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备案、农产品销售、存折查询和打印等典型服务。

  1)关爱老年人办事需求

  城乡居民养老金资格认证现已成为“粤智助”高频热门事项,业务量达154.8万笔。老年人如需查询老龄补贴,也可通过“粤智助”直接查询,不用前往镇银行网点打簿查询。为响应适老化的政策要求,“粤智助”重点关注农村不会使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更有针对性地改造办事页面,优化名称、简化流程,使页面更加通俗易懂。

  方便农村居民就医

  “粤智助”对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远程问诊服务,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可以“粤智助”上复诊,医生远程开具电子处方以便群众购药,解决了农村群众去大医院交通不便、挂号难、路费及食宿费用等问题。

  对于跨地区就医报销业务,“粤智助”提供异地就医备案服务。经医保局审核通过后,群众即可到开通联网结算服务的医院刷医保卡看病,尤其为投靠子女的老年人以及异地工作人员看病报销提供方便

  3)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为帮助解决农产品没有销售渠道、卖不出去、增产不增收等问题,“粤智助”对接广东省农信联社“悦农生活•鲜特汇”电商平台,已有783万人注册,入驻商户1654户,上架产品3887

  4)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不少市要求进城出城需出示健康码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考试、出入特定场所等日常生活场景有时需要提供检测记录,群众通过“粤智助”打印粤康码及核酸检测记录。目前,粤康码打印量已突破72万次。

  5)帮助农村群众求助就业

  “粤智助”招聘信息与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实时互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

  6)满足群众日常使用需求

  除了丰富的政务服务事项外,“粤智助”为满足群众使用需求,还提供党史、生活百科和中小学教育等阅读服务,更加贴近基层群众生产生活。

  2.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助力群众用好“粤智助”

  为更好发挥“粤智助”的作用,省农信联社组织辖内81家农商行向全省行政村派驻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协助做好“粤智助”的投放安装以及推广应用,普及服务事项,介绍业务功能,帮助群众使用“粤智助”,全面了解群众迫切需要的服务功能等工作。目前,全省共有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近1.45万人,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

  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协助群众使用“粤智助”

  3.植入电视 服务到家

  首创“粤智助”电视频道清远试点项目,将“粤智助”植入广电网络电视机顶盒,频道内设“政府服务查询、政府服务预约、生活百科、中小学教育、法律援助、远程医疗、普惠金融”等栏目,通过电视大屏使政务服务向社区居家客厅和乡村家庭延伸,让农村孩子在“双减”背景下享受国家级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政务服务向社区居家客厅和乡村家庭延伸,真正实现政府服务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阳光政务服务。

  (六)统筹建设“粤公平”平台。

  2022715日,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粤公平)上线启动,有力推动全省交易数据“一网共享”、交易信息“一网尽览”、公共服务“一网集成”、交易业务“一网通办”、交易监管“一网协同”。

  1.统一服务门户,交易业务一站办理

  粤公平整合省级和21个地市交易服务入口,在PC端、粤商通移动端建成全省统一交易服务门户。进入粤公平门户网站,在首页就能看到交易公告、市场主体、好差评、专家服务、政策法规、信用信息等功能栏目。网站还集成了涉企政策、助企纾困、工建审批、用能报装、金融服务等特色服务。企业通过一个平台即可办理交易公告查询、在线交易、电子保函、服务评价等公共资源交易全生命周期业务。

  市场主体可通过粤商通移动端入口,实现公告查看、项目报名、中标通知书领取、服务评价等183项服务指尖办,真正体验“一网集成”带来的便利。

  目前,粤公平的交易范围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目录19大类交易项目基础上,已扩大至国企采购、容积率、出租营运牌照、三旧改造等交易类型,实现交易信息“一网尽览”。

  “粤公平”启动仪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平台功能

  2.统一身份认证,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以往,企业参与项目交易需在多个平台注册账号、提交材料。粤公平依托数字政府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注册和登录入口,推动移动数字证书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互认。企业只需“一次注册、登录一次”,即可参与全省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交易业务一站办理。移动数字证书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实体数字证书手续繁琐、申领成本高、使用环境苛刻、介质驱动不统一、各交易平台证书无法兼容等问题,还极大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目前,广东省内企业可实现免材料即办即用(省外企业24小时内可用),单个证书年平均使用费用仅需原来的三分之一,即可享受全网通办服务。此外,移动数字证书服务支持跨平台跨业务通用,真正实现“一处办理,处处可用”。

  “粤公平”启动仪式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平台功能2

  3.统一数据共享,交易主体少填少报

  为有效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主体信息标准不一、重复录入填报等问题,粤公平整合了信用广东、省招标投标监管网、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以及全省89个交易系统的市场主体、专家、交易、信用、监管等数据,建成全省统一市场主体库,实现市场主体基本信息、资质、业绩、信用等信息“一次收集、全省共享”,实现市场主体工商登记、资质资格、业绩奖项、人员社保等材料“少填少报”。

  4.统一项目赋码,交易服务指尖速达

  通过粤商通“扫一扫”功能扫描“粤公平码”,即可查看交易项目信息,并进行项目报名、投标询问和投标签到等业务操作。“粤公平码”作为连接企业和政府的核心枢纽,整合了审批、交易和监管的全链条数据,实现从立项、招标、评标、合同履约及监管等全流程数据一码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对于企业而言,扫码可在线查询交易信息、参与项目、在线评价等;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扫码可查看交易全链条数据,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便利;对于专家而言,“粤公平码”联通广东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实现专家扫码入场,专家入场更便捷。目前,粤公平可提供189个服务事项指尖办,涵盖开标进度查询、上传投标文件、投标签到、投标保证金和中标通知书查验与下载等事项,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码办理”。

  “粤公平”上线,实现交易服务指尖办

  5.统一服务评价,交易质量持续提升

  政务服务“好差评”也被引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企业可对服务事项、工作人员、服务场所等进行全面评价,推进服务流程优化、精简交易环节等。同时,粤公平还引入粤省心强大的咨询投诉支撑能力,实现PC端、移动端的智能客服全过程接入,构建省、市咨询接办体系,形成市场主体诉求受理、派单、办理、答复、督办、办结、回访、评价等的闭环管理,为企业提供24小时“总客服”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各类相关咨询诉求。

  6.统一智慧监管,交易运行安全高效

  粤公平致力于加强数智化赋能公共资源交易的事中事后监管,打通了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招标投标监管网、省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等18个监管系统,创新搭建了全省统一场地音视频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全省开标评标室、摄像头等场地资源,交易过程动态化实时监管,关键节点快速预警,为省市监管部门提供交易规模、交易项目趋势、市场主体活跃度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同时,试点构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信息化预警指数(PRAI)体系,对招标过程中的围标、串标、标书雷同等异常风险进行智能化预警,“靶向”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七)发布车载政务服务平台“粤优行”

  2022428日,广东发布全国首个基于车载使用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粤优行”,率先将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延伸至群众出行领域,全面打通政务服务全流程的“最后一公里”。

  “粤优行”车载政务服务平台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规划、创新设计,数字广东公司广汽集团实施开发,旨在提升省数字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粤优行”以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粤系列”精品服务为核心,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面向群众出行的开放式车载政务服务平台,具备与各类新能源汽车及车载智能系统的对接能力,属全国首创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的政务服务产品。

  粤优行平台界面

  “粤优行”一期以广汽传祺、埃安等品牌近10万辆新能源汽车为试点,覆盖个人车辆、公共交通、网约租赁多个领域,一期共上线25项高频服务事项,涵盖政务服务、资讯导航、医疗防疫、证照信息4个版块内容既包括行车电子证照、应急广播、一键移车等车载属性服务,也包括企业群众高频办理的服务中心预约咨询、医保社保查询、志愿服务、粤财扶助、健康码多元化综合服务。自粤优行”车载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后,广东老百姓在用车过程中,可享受与在政务服务大厅一样的便捷服务。

  粤优行平台界面

  车主关心关注的高频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均可实现基于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登录,全程使用数据“不落地”,系统安全更稳健,隐私保护更严格。同时,“粤优行”还对接了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的综合视频会议应用粤视会,建成车载视频指挥中心,可应用于应急指挥、疫情防控、在线协作、视频会议等场景,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决策层在移动化、可视化的应急部署和触达能力,达到及时了解、快速反应、全程监控、统一调度的目的。目前,车载政务服务平台已经进入二期开发阶段,新版本的平台将融入语音交互、视频办、个人行车数据确权等全新功能及试点场景,随着新版本开发的加速推进,“粤优行”将给广东司乘人员带来更便捷的政务服务和更丰富的用车体验。

  七、举办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打造全国数字政府领域高层次交流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数字政府建设部署,2021112627,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第十六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在广州成功,总结各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经验,交流政府服务和治理数字化创新举措。会以“建设数字政府 加快数字化发展”为主题,是全国首个数字政府领域的高峰论坛,定位为我国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领域高层次的专题交流平台。

  2021(第十六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及高峰论坛围绕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交流专题论坛涵盖“数字政府服务与治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数据要素”“数字财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七大领域。共计邀请3000多名嘉宾参会,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达20多名。在同期举办的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发布活动上,国内112家信息化龙头企业展示了数字政府建设最新成果,4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高峰论坛和各专题论坛进行直播,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在线成果展厅。峰会共设置1093个在线分会场,在线参会超20万人。

  大会获得中央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有力推动全国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各地区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也为广东在数字政府领域抢占了阵地、擦亮了品牌。

  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成果展

  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数字政府建设峰会(2022)定于今年1125日至26日在广州举办。峰会以“创新引领高效协同 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巩固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成果,持续发挥数字政府建设理论研讨、实践探索、成果发布和交流平台作用,促进全国数字政府建设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发展。同期,由中国信息协会、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联合举办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博览会,展示最新数字政府建设重要成果。

  八、启动数字政府人才培养计划,构建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一)全国率先启动数字政府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政府建设部署,更好满足广东数字政府2.0阶段对专业人才需求,更精准支撑改革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2022711日至829日,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开展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人才培养计划(政数学院)第一期培训。

  政数学院第一期学员主要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优秀在校生,以及全省政数系统和信息化企业代表。学院充分依托政产学三方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常态化培训与实践,建立起从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评价全流程管理机制,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挑选和储备人才。

  学员们在完成一周的集训后,分赴数字广东、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广东联通、工信部电子五所、华为、中兴通讯、深智城、奇安信、深信服、科大讯飞等信息化龙头企业和地市政数局实践。实践单位因材施教,根据专业背景安排学员到开发测试、运维保障、交付部署等一线岗位,并指定业务骨干一对一辅导。

  通过安排学员参与数字政府“一网统管”“一网共享”“粤盾-2022”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帮助他们用最短时间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在此期间,企业也对学员进行全方位考察,并为优秀学员开辟工作实践绿色通道,探索出培训与就业双赢的良性机制。

  后续,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采取“点训、调训”等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对学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此外,该局正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现有信息化专业技术职称序列基础上,探索建立数字政府建设领域专业职称评价体系,并搭建人才库管理平台,实现人才库动态管理、需求快速响应和精准施策,更好促进提升数字政府建设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启动政务信息化第三方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为促进服务规范在项目中施行,提升监理服务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能力,2022年8月24-26日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开展“政务信息化专业(监理服务)技能”第一期培训工作,培训征集了行业专家开发出15门公共课和专业课,面向46位学员开展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与发展历程、“十四五”规划内容、数字政府框架应用与公共资源配置等公共知识、《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监理服务项目管理指引》和《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理服务规范》服务要求、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理服务规范在各服务场景下的应用及技巧等内容的全方位培训。

  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务信息化咨询和监理等第三方服务规范管理,通过研究制定和完善我省政务信息化咨询和监理服务相关管理办法、标准规范,构建适应我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咨询和监理服务体系,加强项目服务质量评价和从业人员培训交流,搭建行业优秀供应商资源池,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行业守信自律、服务创新、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

  (三)常态化开展软件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工作。

  为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和造价审核要求,提升信息化服务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相关技术能力,依据国标《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GB/T 36964-2018)、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SJ/T 11463-2013)等内容,在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下,行业组织常态化面向信息化建设、服务相关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等开展软件工程造价培训。

  培训核心内容包括了解标准所规定的软件研发成本构成及其估算方法、过程和原则;使用国际标准(快速)功能点方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合理估算软件规模,有效管理项目范围;利用基准数据,并使用多种方法(方程法/类比法/类推法),对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工期、成本进行科学估算及交叉验证的要点及技巧。

  截至2022年8月已开展30期软件工程造价班和2期宣讲班,为广东省培养软件工程造价人才超过800余人。本课程被纳入到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课程体系,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试中心颁发“软件工程造价师”证书,学员信息将统一录入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库。

  九、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数字政府安全平稳运行

  强化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常态化管理将今年“粤盾”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升格为省政府主办,进一步强化安全漏洞隐患和安全事件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网络安全重保工作。发布年度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推动网络安全工作“可量化、可评估”。

  (一)发布全国首个省级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体系总体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的“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广东省一直将网络安全的建设作为数字政府的生命线,而其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是数字政府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及保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编制并实施全国首个省级数字政府安全体系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

  《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1年)》通过“三横四纵”的体系架构,广东数字政府已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安全机构,涵盖项目生命周期的安全制度及“日常监测、横向联动”的监管机制,快速构建并持续完善“三横四纵”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保障广东省数字政府的整体安全。

  “三横”政务云平台“一网共享”平台、政务应用,涵盖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场景。

  “四纵”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营体系安全监管体系。四大安全体系贯穿数字政府云平台、“一网共享”平台、政务应用各核心系统建设的全程。

  (二)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1.印发《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管理办法》

  为规范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建设,提高数字政府安全保障能力,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委网信办、省委编办、省密码管理局、省保密局、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广东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首次正式明确了各地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工作职责,明确了在政务外网上建设、运营和运维的网络、云平台、“一网共享”平台、物联网、移动应用、信息系统等在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了监管部门联合安全检查机制。

  2.建立统一全省电子印章管理体系

  20224月,为进一步提升电子印章管理规范水平,《广东省电子印章管理暂行办法》印发,在全省内统一电子印章规划和管理,推动电子印章系统互联互通,在全国首创电子印章市场化服务模式,为增加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办法》共七章25条,从电子印章系统、电子印章申请与制作、电子印章使用与管理、信息安全要求、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电子印章适用范围和管理部门、分类建设运营电子印章系统、加强电子印章全流程管理、强调信息安全和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

  《办法》提出“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的原则。具体而言,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建设全省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电子印章系统提供统一服务。省公安厅负责省内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个体工商及其他组织电子印章的规范管理。省密码管理局负责规范管理电子印章密码应用,以此推动实现电子印章的互信互认,减少重复投资。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统筹建设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电子印章系统,为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提供电子印章申请、制作、备案、查询、变更、注销、签章、验章和使用管理等服务。

  3.建立“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国家保密局、省密码管理局、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等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通过日常监测、横向联动等措施对“数字政府”的网络安全实施监管。

  1联合省委网信办,将研究协调“数字政府”重大网络安全工作作为广东省网络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的重要内容;

  (2)联合省保密局建立“数字政府”保密工作站,配合开展“数字政府”技术保密监管体系建设,参与国家级保密技术科研攻关工作;

  (3配合省密码局完成国家首个政务云国产密码应用试点工作,搭建了政务云密码资源池、国密灾备系统等,并顺利通过了国家专家验收;

  (4联合省通管局加强政府网站的监测和防护,及时共享威胁情报和工作信息,共同处置应对安全风险;

  (5)联合省公安厅,将省级政务外网安全监测纳入省公安厅网络“安全罩”体系,并与省公安厅建立政务网络攻击发现、处置、溯源、打击全流程对接工作机制。

  4.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政务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从保障机制、制度规范、技术防护、人员管理、监督检查等五方面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1)建立保障机制。形成“1+2”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式,建立数据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使数据的使用过程可信、可控、可审。

  (2)健全制度规范。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导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制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数据安全管理细则》等数据安全制度,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管理要求。

  3)加强技术防护。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导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从数据安全防护、安全加密、安全脱敏、安全审计四大领域推进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能力。如在安全防护方面,重堡垒机为大数据中心服务器和数据库运维提供审计、数据下载管控能力。

  (4)加强人员管理。对接触政务数据及个人信息的数据和系统开发、运营、运维人员均签署了保密协议,并进行了背景调查,确保人员政治可靠。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持续组织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开展数据安全相关宣贯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技能,2021年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完成培训与考核合计近2000人次,以及35家重点供应商的培训。

  (5)开展监督检查。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定期组织开展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检查。今年以来,组织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开展对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防护自查、对“粤系列”产品收集个人信息合规自查等多次监督检查,评估App和应用小程序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方面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整改。

  5.成立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产业联盟

  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数字政府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由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发起,来自互联网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12家政产学研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包括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广东分中心、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腾讯、华为、深信服、奇安信、绿盟科技、广州大学和北京永信至诚科技。

  该联盟聚焦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未来的趋势和核心技术,将网络安全产学研用贯穿一体,紧密结合,不断推出政府网络安全和数据网络安全最新最优解决方案,增强抵御网络攻击和内部操作的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三)初步建成安全可控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1.建立纵深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

  省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政务外网及公共支撑应用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其中,政务云平台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已通过等保三级测评、中央网信办政务云安全审查(增强级)、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信通院“可信政务云评估”,安全防护架构的设计遵循国产化自主可控原则,安全设备实现100%国产化,分层部署了高级威胁APT攻击检测系统、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网络防火墙、网络入侵防御系统IPS、应用防火墙WAF、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堡垒机、数据库审计、数据库防火墙等安全能力。

  2.建立覆盖网络攻击发现、通报、处置、溯源、打击全流程的省市一体化安全运营平台

  广东省市一体化安全运营平台,以威胁情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完成覆盖广东省级及14个欠发达地市的安全运营平台建设,通过安全运营工作并形成联动,全面的反映广东省“数字政府”安全态势。

  (1)提供全局安全攻防态势总览;

  (2)提供资产脆弱性全局展示;

  (3)全面展示攻击链各环节的威胁分布情况,资产告警等信息。

  告警态势大屏示意图

  攻防总览大屏示意图

  漏洞分析大屏示意图

  外部攻击态势示意图

  (四)加强攻防实战,检验安全建设及运营能力。

  1.“粤盾-2022”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

  广东省政府主办“粤盾-2022”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活动在202281117日举行。本次演练以“夯实安全基座,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的是广东省举办的第三届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实战演练活动。

  “粤盾-2022”闭幕式

  今年的“粤盾”演练活动内涵和方式进一步丰富6月以来陆续开展重大安全事件桌面推演、政务信息系统保密检查、网络安全110参观交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基础电信运营商参观调研、产品安全众测等系列活动,各地市也积极组织开展本地区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活动邀请了来自腾讯、360奇安信、深信服、中山大学等专业安全力量单位组成的50支国内顶级网络安全攻击队伍,对全省1万多个政务信息系统,重点对120个核心重要政务系统、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开展为期5天“24小时、跨周末”的实兵、实网、实战攻防演练。演练发现并通报了284个网络安全隐患,比2020年、2021年分别减少了28.3%71.1%,充分说明各地、各部门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粤盾-2022”闭幕式

  2.建立可靠的“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体系

  (1)加强日常安全监测与分析

  2021年以来,省政务云共拦截安全攻击1.67亿次,同比增长56%,封禁40万余个攻击源。对已上线政务云平台的应用系统进行实时风险监控,发现并处置270多个网站木马,发布617次安全风险预警,针对反共黑客的网站篡改攻击行为,加强网页篡改、挂马、黑链的主动监测,将省市重点党政网站系统纳入7×24小时安全监测。通过省政务云统一的基础安全运营,及时有效阻断攻击行为和识别并修复业务系统安全风险,有效提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后政务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2)加强安全事件响应及处置

  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总体应急预案》、《关基基础设施与公共类应用安全应急处置流程》、《地市及省直业务单位安全应急处置流程》、《内容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3)组织开展专项安全运营工作

  每年组织公安三所等第三方安全公司对粤系列、政务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公共应用平台开展管理及合规性安全检,2021年检查识别并修复了210个高风险,316个中风险。

  建立每季度开展攻防演练机制,组织腾讯公司、奇安信、电子五所等20余家国内顶尖安全团队累计开展了10次攻防演练。

  建立安全重保机制,组织完成建党100周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等安全重保,重保期间,落实724小时安全值守保障,累计投入1200多人天的值班,确保政务网站及政务数据的安全。

  3.推出全国首创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

  2020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布了全国首创的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转化为具体可量化考核的评价指标,督促各地各部门升级安全防御体系,为公民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该指数从安全管理、安全建设、安全运营、安全效果四个维度,设计并构建覆盖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70个评估要点的量化评价体系,是全国首个体系化、可落地的省级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

  安全指数客观反映各地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护现状,有助于各地市及时发现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升级迭代。

  全国首创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

  为进一步筑牢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线,促进各地各部门持续提升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护水平,202222021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评估报告》发布,《评估报告》分为7个章节,通过全面采集分析广东省21个地市涉及人员、机构、制度、经费、系统以及安全运行维护、省域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应急与通报、“粤盾-2021”数字政府实战攻防演练结果等相关数据约6.6万项,客观反映了广东省21个地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弱点,并提供了解决思路。

  评估发现,深圳市数字政府实现了良好的制度、人员、技术等多方协同,并且能根据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管控措施,总体指数处于完善级(A)。广州市数字政府形成了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及配套技术支撑,组织内外部实现了较充分的沟通协同,总体指数处于稳健级(B)。东莞、佛山、珠海、惠州、江门、中山、汕头、肇庆、梅州9个地市数字政府建立了基本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配套技术措施,但落地执行还需加强,总体指数处于受控级(C)。其余地市数字政府尚处于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的初步构建阶段,安全保障能力尚不稳定,总体指数处于启动级(D)。目前暂无地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总体指数达到优化级(S)。

  (五)数字政府安全快问快答

  1.问:粤省事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答:粤省事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并采取了充分的技术安全管控措施,如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覆盖对个人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粤省事建设运营团队重视数据安全合规工作,并已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认证等多项国际、国内安全认证,以业界先进的解决方案充分保障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粤省事App团体码”功能对个人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已按规定脱敏处理,不具备轨迹记录功能。

  2.问:可以通过粤省事为爸妈代办业务吗?如何防止非授权代办?

  答:用户可通过粤省事为老弱群体代为办理高龄老人津贴申领等业务。代办业务均需经过被代办人刷脸授权以示同意。

  3.问:粤省事的用户个人信息是如何显示的?        

  答:针对用户个人信息,粤省事在展示时进行了脱敏显示,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4.问:粤省事人“刷脸”功能会保存用户的人脸影像信息吗?

  答:粤省事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不留存用户人脸影像生物特征信息。

  5.问:粤省事人脸识别比对的认证数据源可靠吗?

  答:粤省事人脸识别调用公安系统身份认证数据源,确保认证数据源合法合规。

  6.问:为什么粤省事需要使用人脸识别+绑定手机号的方式登录?

  答:粤省事属于政务民生应用,可查询办理个人政务业务,为确保数据不会被非法访问,需进行实名实人认证,人脸识别+绑定手机号是属于实名实人认证的有效方式。

  7.问:粤商通上的企业用户信息是如何保护呢?

  答:首先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采取了充分的技术安全管控措施,如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覆盖对企业用户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重视数据保护工作,周期性地开展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工作,并以业界先进的解决方案充分保障企业用户信息的安全。

  8.问:黑客可以破解粤省事或粤商通帐号吗?

  答:粤商通的登录是通过省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帐号管控,有针对破解进行限制,例如,帐号密码帐号密码登录错误多次会被锁定。

  9.问:广东政务服务网账号怎样设置密码比较安全?

  答:密码长度建议在8位以上,密码中同时包含字母、标点符号、数字三种不同的字符。注意密码中不要设置生日、银行卡取款密码等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内容。

  10.问:近年网络安全攻击层出不穷,怎么确保粤省事等政务应用自身的安全性?

  答:针对政务应用自身的安全性,我们通过应用开发全生命周期管控,在应用需求分析阶段就介入进行安全管理,将安全要求贯穿开发全过程,从源头对应用自身的安全性进行管控,降低上线后的安全风险。

  11.问:wifi的连接有那些注意事项?

  答:谨慎连接不明来历的wifi,防止被黑客恶意架设的“钓鱼wifi”窃取个人信息,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中输入个人信息。

  十、深入探索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广东路径”

  根据《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广东将全面建成“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广东数字政府2.0”,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水平、省域治理能力、政府运行的效率、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基础支撑能力五方面“全国领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接下来,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将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引领,聚焦省域治理与政府服务两个着力点,全力推动广东数字政府建设实现“四个提升”——由数字政府的建设向全面数字化发展提升,由数字化向智慧化提升,由侧重政务服务向治理与服务并重提升,由数据资源的管理向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提升,努力探索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广东路径”,打造数字中国创新发展高地。

  在促进全省数字政府均衡协同发展方面,广东将进一步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数字政府建设支持力度,强化省级统建应用在各级推广,支持各地市政务应用创新。我省将通过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出台省级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等举措,不断提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数字政府建设能力和水平。

  在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将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服务新效能,更好满足企业需求和群众期盼,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其中,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增强“粤系列”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广度和深度,更大程度利企便民。

  为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广东还将持续深化各部门专题和行业应用建设,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闭环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具体而言,将完善“一网统管”省市联动体系:一方面,完善“粤治慧”基础平台功能,建设指挥调度中心、协同联动中心、监督管理中心,实现省市两级平台互联调度;另一方面,将加快市县两级“一网统管”基础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

  同时,广东省还将全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数据管理和运营体系,完善数据交易流通平台和机制,加强数据要素相关标准和技术研究,探索构建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等,有力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在全省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加快建设公共数据运营机构,推进公共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估试点,不断拓宽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应用场景。

【打印正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