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县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遂溪县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3月9日在遂溪县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遂溪县财政局局长 周宝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遂溪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突出民生财政和公共财政两个重点,实现征管效能、理财科学化和精细化三个提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预算,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0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33998万元,增长29.73%;上划省“四税”6933万元,增长37.11%;财政收入综合增长率31.46%。上划省四税增长率、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和财政收入综合增长率3项指标,自2004年省政府实行激励型财政机制以来,第一次同时并获湛江各县(市)之首。
一般预算收入33998万元,加上基金预算收入1589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6354万元、上年结余1381万元、国债转贷收入940万元、调入资金81万元,构成2010年财政总收入14864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20337万元,加上基金支出22459万元、上解支出4467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614万元,构成全县财政总支出147877万元。
财政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结余77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结余599万元,基金预算结余171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一般预算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工商税收2158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52%;耕地占用税8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5.45%;契税16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28.57%;行政事业性收费454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83.88%;罚没收入257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3.10%;专项收入187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0.71%;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3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6.82%;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0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2%;其他收入18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1.33%。
一般预算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1091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1.72%;国防44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87.74%;公共安全641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6.51%;教育3405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8.15%;科学技术35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91.67%;文化体育与传媒66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6.26%;社会保障和就业1959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2.74%;医疗卫生1287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86.93%;环境保护319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55.35%;城乡社区事务271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31%;农林水事务2193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37.49%;交通运输68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522.22%;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78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2063.16%;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60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5.8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62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94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095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7万元、其他支出428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文化事业建设费21万元;地方育林基金193万元;土地出让总价款1501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6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5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574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54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文化体育与传煤4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8642万元;农林水事务71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435万元;其他支出624万元。
2010年预算执行过程中,省市财政共追加我县专款及一次性补助37778万元,基金补助6409万元,以致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的个别项目的实际支出,较年初预算有大幅度增支。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我县偿还国债转贷利息,增加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7万元;上级对支出科目进行调整,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其他支出3个项目的核算口径与年初预算不一致,实际数与年初数不可比。
2010年,我县财政工作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三个提高”来开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努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2010年,我县国民经济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县财政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工作部署,充分利用资金和政策,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确保全县经济企稳回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利用储备土地贷款3000万元,财政筹集资金12000多万元投入工业基地建设,解决岭北、白坭坡、杨柑工业基地和城北小区的征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使工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促使招商引资环境明显优化。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年”、“效能建设年”活动,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制定颁发《遂溪县促进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等政策文件,积极为招商引资提供财税政策支持,成功引进“台湾统一集团、南中国休闲示范区和城市防洪工程BT”三大项目,培植一批经济发展新亮点。以贴息、技改、奖励等手段投入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605万元,不断催生壮大各种规模档次的中小企业,鼓励现有规模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低碳休闲游”等文化旅游活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二)突出民生财政公共财政,积极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制定实施《遂溪县财政支出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支出预算,从严控制追加支出,提高理财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促进民生发展。安排教育支出34053万元,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发放教师绩效工资,增加高中学位,支持“普高”验收顺利通过。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596万元,加快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014万元,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407万元,保障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发放在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1187万元,化解社会矛盾。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2872万元,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实现居民医保全覆盖;支持人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安排住房保障支出2095万元,落实财政供给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放农村贫困房建房补助,完成首期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进一步缓解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安排公共安全支出6416万元,落实公检法司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保障制度,加快新的公安监管场所建设,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21935万元,发放“家电汽车下乡”补贴1081万元,石油补贴4795万元,种粮补贴3048万元,支持农林水事业单位改革,落实粮食、油料、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立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水稻保险制度,扶持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建设,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三)提高财税征收管理效能,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还在继续,经济回暖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对财政收入态势高度关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分析收入形势,并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收入增长目标进行科学决策,全面部署和检查落实。县政府出台了《遂溪县镇级财政超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和激励办法,明确各征管部门和协征单位的任务及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抓增收。财税各部门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自我加压,适时调整工作措施,坚持齐抓共管。各级征收机关坚持抓大不放小,在抓好制糖、烟草、建材、建筑房地产、交通运输等支柱行业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同时,采取委托代征等办法,加强个体营运车辆税收、私人建房和出租屋税收等“零散小”税源的征管,实现各税种齐头并进。财政部门依法依规强化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的征管,拓宽收入渠道,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在严峻形势下,全县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首季度实现“开门红”,二季度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年实现新突破,三项指标增长率高居湛江各县(市)之首。
(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监管和服务新机制
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网络,扩大直接支付范围,积极开展国库动态监控改革,荣获“广东省财政支出管理电子平台试点工作优秀单位”,并在全省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制定实施第七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镇政府当家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镇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镇级财政收入54562元,增长27.85%。继续深化预算编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项目编制体系,提高预算执行时效性和均衡性,认真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积极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在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等涉及面广、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中,进行绩效考评试点。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预决算评审等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和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财政支出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优化财税工作流程,简化中间环节,理财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财政监督和服务机制日益完善。
各位代表,2010年我县财政收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现了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保障了各项支出需要,民生财政、公共财政进一步凸显,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人大代表们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不断提高,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收支矛盾日益凸显。二是收支进度不够均衡,第四季度尤其是11、12月的收支规模偏大,日常的财政资金运作较为困难。三是财政基础管理仍需加强,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四是随着近几年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收入基数越来越高,继续保持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和困难,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1年预算草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总体来看,我县财政形势预计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好转而继续稳定向好,但也面临不少减收增支因素。收入方面,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招商引资项目增加,将有于财政增收。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等宏观政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政策等,仍对财政增收产生不利影响。支出方面,落实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等重大民生政策,都需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的压力不断加大。综合分析这些因素,2011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合理编制2011年预算。
根据上述情况,2011年财政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投入,提高基层政府和组织运转的财力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按照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对2011年一般预算收支和基金预算收支作如下安排:
(一)一般预算收支
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9438万元,比上年实际收入增长16%,比上年预算(下同)增长33.17%。
全县一般预算收入39438万元,加上上年结余599万元、上级安排的固定性补助49763万元,减除我县上解支出2800万元后,本级可支配财力为87000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1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相应安排87000万元,增长18.43%。
各收入项目安排情况:工商税收25012万元,增长16%;耕地占用税1500万元,增长172.73%;契税2100万元,增长200%;专项收入2395万元,增长41.72%;行政事业性收费3900万元,增长143.75%;罚没收入3415万元,增长10.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50万元、其他收入216万元,按可比口径,基本与上年持平。
各支出项目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11123万元,增长24%;国防149万元,减少3.87%;公共安全6242万元,增长13.35%;教育28977万元,增长17.55%;科学技术129万元,增长79.17%;文化体育与传媒2380万元,增长316.08%;社会保障和就业18033万元,增长12.95%;医疗卫生8221万元,增长19.39%;节能环保1485万元,增长111.84%;农林水事务4515万元,增长10.63%;交通运输110万元, 增长144.44%;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42万元, 增长10.53%;城乡社区事务918万元,减少67.42%;预备费800万元,增长60%;粮油物资管理事务524万元、储备事务276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3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30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725万元、其他支出38万元。
以上安排中,城乡社区事务减支是从2011年起,将原在一般预算中安排的土地中心还贷本息支出、县城市政维修维护等支出,转作在基金预算中安排;国防支出减支是较上年减少了偿还武装部工程欠款;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其他支出等项目由于核算口径调整,预算数与上年不可比。
(二)基金预算收支
按照财政部《2011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规定,201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0845万元。2011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安排 30845万元。
基金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散装水泥专项资金5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30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10万元;地方育林基金15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700万元;国有土地出让权使用金288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0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50万元。
基金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文化体育与传媒1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0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30500万元;农林水事务150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50万元。
三、努力完成2011年预算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给力。
为了完成好2011年预算任务,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促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县财政工作将围绕“建设幸福遂溪”这一核心,做好“四个注重”,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确保基本支出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社会和谐稳定给力,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注重抓好增收节支,确保基本支出需要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继续坚持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征管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加强工作督导和科学指导;加强收入运行监测和分析,提高预算执行分析水平。坚持厉行节约,严把预算追加关,节约财力保障民生,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支出需要。加大对镇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经费保障力度,增加安排镇级政府业务费,适当提高预算单位公务费和小车费预算标准,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干部工作补贴和通信费纳入预算,保障基层政权和组织的正常运转,提高行政效能,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创造条件。
(二)注重运用财政手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工作部署,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筹集资金保障各工业基地、城北小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县城市政建设投入,完成国道207和325线县城段、东圩河两岸等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进一步搞好县城亮化、绿化、美化,加快县城与湛江市区同城化对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经费,积极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支持,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给力。落实配套资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落实农业保险、种粮补贴、柴油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
(三)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给力幸福遂溪建设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性补贴的发放,适当提高财政供给人员的地方补贴,适当提高差(定)额供给单位的财政补贴标准。按法定要求增加教育经费,保障教师绩效工资,落实边远教师津贴,实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支持高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中阶段学位;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质量。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工作。多方筹集资金落实国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从2011年起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继续实行免费劳动力培训,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完善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文化大县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力求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人民幸福感。
(四)注重加强“两基”建设,提高“两化”管理水平
注重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加强财政“两基”建设。继续深化各项支出管理改革,推进细化预算编制,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加强基础数据采集、细化收支科目体系,实行预算执行管理责任制和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改进预算执行分析、促进预算信息公开等基础工作;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对群众个体的直接支付渠道,提高财政资金到位率;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指导,充实基层财政职能,积极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和农村财务人员培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提升财政干部队伍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幸福遂溪作出应有的贡献!